你好,欢迎进入中国健身气功协会
Image
Image

“松”在健身气功层次教学各阶段的不同状态及次第


编辑:2024-01-19 00:00:00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身三宝,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既是生命的体现,又是生命的动力。健身气功作为一种传统健身养生方法,“调身、调息、调心”的整体性,是达到形气合一、形神合一、神气合一的关键。健身气功松静自然的练功要领,贯穿在健身气功学练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也就是自然、放松、入静,自身启动气机,身息心融合的整体生命功能状态的总领。松,是指形体与精神两方面的放松。形体上的放松,指关节、肌肉及脏腑的放松。精神的放松,主要是解除心理和生理上的松紧状态。在整个练功过程中“松”贯穿于姿势、呼吸和意念各个方面。不仅要求身体、呼吸处在松开、松活、松沉的舒适状态,更重要的是要求精神、意识、情绪的松静、松空的自然状态。静,就是安静,就是肢体形态、呼吸、思想情绪都要安静,即形态端庄,心平气和,情绪安宁。静有内静和外静两个方面。外静,指外界环境的安静。内静,指内在思想、意念、情绪的安静。在练功过程中,内静是最重要的。通过轻松愉快的良性心理调节以达到排除杂念,进入到放松宁静的境界。练功时的松与静是在自然的前提下,通过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练功达到的,动作、呼吸、意念调节都合乎自然了,整个机体也必然能达到松、静的境界,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王宗岳《太极拳论》:“由招熟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养生功法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逐层提高的过程。健身气功层次教学是对所讲授内容进行分章节,分细节、分难易、分对象所进行的,由易到难,由浅到深,有外到内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分层过程的教学形式。健身气功学练注重“三调合一”,从三调的角度可划分为以调身为主、以调息为主和以调心为主的三个层次,即气神服务于形的初级阶段、形神服务于气的中级阶段和的形气服务于神的高级阶段。各个层次的“三调合一”中 “松”的练习方式、状态和次第不,需要逐一、逐步、逐层的层层递进实现。

 

一、初级层次教学中的“松柔”

初级阶段从调身入手,学习时侧重于形体动作规范的锻炼,呼吸采用自然呼吸,意念主要贯注于形体及其运动过程,以此强化形体锻炼的功能,引导建立健身气功神、气服从于形的练功方法。这阶段的“松”主要是注重“松柔”。达到“松柔”从松开、松透、松活、逐步开始,从肌肉、骨骼、小关节到神经、脏腑、经络,从体外到体内的放松。

1.肢体的“松开”

初练者学习外形动作身体紧多松少,这时注意“自然松”,首先要放松思想,意识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有意做作,要顺其自然。以学练不同功法的外形动作,掌握肢体动作的规格、起止点、运行路线、幅度等动作要求,这时的“松”主要注意动作上下肢体各个肌肉、关节灵活配合的“松开”,不要紧张,不要僵硬。这时的“松”就是肢体模仿外形动作的放松。

2.外形的“松透”

各套功法动作练习时先从松外形开始,不要把“松”抽象化,要具体化。首先是“松开”,然后就是进一步的“松透”。松从头、颈、肩、肘、手、胸、背、腰、腹、髋、膝、脚、指九节逐节开始松。如:肩胛横向开合放松的练习方法,脊柱纵向拉伸放松的独立练习,松腰下沉头上领,引长上身松开脊椎各节的练习。又好比健身气功动作中“虚领顶劲”的"虚领",不从虚领二字去体会,颈项容易僵直,整个脊梁也就放不松了。与虚领顶劲相关的另一句口诀是“顶头悬”,虚领顶劲就是以神贯顶,连带的要求是尾闾正中,如此方能使脊梁垂直,圆活自然,使肢体放松中正。在练习中强化放松的方法,感受身体各关节节节伸展拉开,松紧变化的反应,进而使人体肌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内外处于最佳 “松透”状态。

3.肢体的“松活”

形体的放松是要以情绪和精神放松为前提,即古人所说的“意气君来骨肉臣”。此时精神的放松有助于形体的九窍放松。如:大椎、神道、命门、肩井、尺泽、劳宫、环跳、委中、涌泉各个穴位的逐一放松,外如棉花般柔软,内有钢针般坚硬,即外柔内刚,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松活”。此时呼吸主要是自然呼吸,以不憋气为主。意念主要集中到穴位松紧变化中,体会意念控制下由外到内、由肌肉到脏腑、由骨节到穴位的的松开、松透,松活逐步达到形正、体松、意充的“意、气服从于形”的肌肉、关节、神经、四肢百骸“松柔”的“调身”态。

 

二、中级层次教学中的“松沉”

中级层次要学习各套功法形体动作与呼吸配合的方法、规律、技巧以及健身原理,建立形、神服务于气的练功方法,也就是在习练时侧重于呼吸与形体动作的配合锻炼,意念贯注于呼吸运动,以此强化呼吸的功能。这时从意注形体动作熟练自如递进到意注呼吸方法为主开始,达到气沉丹田,启动气机,神安意宁。这个阶段的“松”,主要是“松沉”。沉即是稳,稳重、稳健,稳而不乱。这是在达到“松柔”前提下,由动作连贯自如,呼吸均匀缓慢,意念集中安静逐步实现的。

1.外形的“松沉”

中级层次外形动作由“松透”转为“松沉”,主要包括肌肉、小关节和内气的松柔下沉。每个动作都要体悟百会虚领、含胸拔背、松胸实腹、松腰落胯、沉髋屈膝、脊柱下垂等全身松沉的感觉。同时时时注意“起于根、传于腰、经于肩胛骨、传于肩、通于肘、达于手”的用力、松紧和松沉顺序。动作不管是上起、下落还是松、紧变化,做到劲力顺达,鼓荡劲会自然产生。这时肢体的“松”是一种外形、关节、脏腑、经络、气血的整体“松”,都要松展、松沉、骨肉分离,骨升肉降,全身六面浑圆,八面支撑。松不是懈,是全身各关节、骨节打开,气能通过去。要气沉脚底,先要做到身形五正、五平、八虚,外三合、内三合。身正、松开和松沉贯穿周身是气沉脚底的前提条件。

2.呼吸的“松沉”

中级层次的呼吸采用腹式呼吸逐步过渡到逆腹式呼吸,“调息”是中级层次“三调合一”的重点,这时的呼吸主要是顺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的单式练习和混合练习。传统气功理论认为:采用逆腹式呼吸方法,吸气时,体内的“先天真气”由小腹提升到胸中,而自然界的“后天清气”也同时由鼻孔吸到胸中,这样先后二天之气在胸中交汇融合;呼气时产生的浊气呼出体外,充实之后的真气则下降收回到小腹。这样不仅可以起到练气、养气、健身、养生的作用,同时起到心肾相交的作用。随着呼吸的专项化练习,感受逆腹式呼吸气机升降的配合,腹部内气的变化,进而体会气息深入丹田,气息松沉,逐步达到匀、细、深、长的感觉。同时意念关注丹田,意注逆腹式呼吸开合聚散,吸气时,上面的膈肌向丹田中心下降,下面的会阴向丹田中心上提,前面的腹部向丹田中心收缩,后面的命门同时也向丹田中心收缩,通过上下前后的气机都向丹田中心集中,四面八方的形体都向丹田中心聚合,从而增加腹压对丹田中心的刺激,进一步唤醒丹田。这个过程顺其自然,不可用意气,不可强为,否则容易出偏。练功先要将气从胸沉到丹田,在丹田涵养储存,不使上浮。古人讲“胸腹掏空”就是这个意思。气层丹田,绝不是故意把气引到小腹,沉到小腹,留在肚里,更不能鼓腹。是“劲起于脚,行于腿,由脚而腿而腰总需完整一气”。气息要松开,沉到脚底,从而达到“形、神服从于气”的外形松柔,呼吸缓慢柔和,气沉丹田,神安意充的“松沉”的“调息”态。

 

三、高级层次教学中的“松空”

高级层次主要是各种意念操作的方法、作用和要求,各个功法运用意念的方法,意念即可以集中于 “意念身体部位”、“默念口诀”“存想”的调心方法。通过内向性的意识运用,把没有秩序的、散乱的意念活动变成有序化的、单一的意念活动过程。使得肌肉、呼吸和精神最大限度的放松,思想和情绪平稳安宁,排除一切杂念。建立形、气服从于神意的练功方法,也就是指习练功法时侧重于神意的锻炼,以意念主动导引形、气的运动,以此强化神意的功能。进而排除杂念,涵养道德、修养心性、守中致和,达到“天人合一”的更高境界。

1.意念的“松静”

《庄子》所说:“抱神以静,形将自正”。“调心”的主要方法,意守则凝神入静,心静则神不外驰。高级层次是从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连绵不断;呼吸匀、细、深、长,启动气机;意念形松意充,形断意连的“三调合一”态,提升到动作收放自如、呼吸均匀沉稳、意念松静虚无的守中致和的“天人合一”态。这阶段主要是意念的“松静”,通过形体“松柔”、呼吸“松沉”的身体练习和感悟,达到意念的“松静“。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磨练和体悟过程。这一阶段首先采取“神与形合”的意念方法,进一步强化神对形的主导作用。此时意守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意识中想象形体动作的形象,以此带动形体运动,或者用“心”观“看”自己形体动作的全过程;另一种是意识中无任何意念想法,只是全神贯注于形体动作。这样就可以使练功者精神内守于自身而不外越,慢慢地进入不用想动作而举手投足都合度的状态。接下来是“神与气合”的意念呼吸,这时的呼吸是绵柔深长,如抽丝一样匀、细、深、长。使内气充盈,全身经络打通,既有利于调动肌肉和内脏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机体吐故纳新,增强新陈代谢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达到“吐惟细细,纳惟绵绵,有意无意,绵绵若存”。可通过意念呼吸,意注逆腹式呼吸,意守丹田,来感受激活丹田,调摄周身松沉的气势和感觉,呼吸也随着意念的深入,反观内视,达到的松沉,做到气沉丹田,形松意充,气寓其中。达到“形松意充,内外合一”、“形与神合,气蕴其中”的身心松静的“松静”状态。

2.意念的“松空”

《保生秘要》所云:“摄心归一,专其一处,皆可止念”。高级层次重点是“调心”,意念重在“存想”“抱元守一”,“似守非守,若有若无”,达到不调而自调、不想而自想的状态。养神则是无意识或有意识、无思想、无思维状态下的养气功夫。养神的具体手段,第一要收神。第二要安神。第三要守神。第四,要敬神。通过持续不断,循序渐进的调整训练,达到动作自如、呼吸顺畅、精神专一,形体松通,气血畅行,内外相连,上下相和,左右相应,内外和一,意念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增强,并可透出身体向外充斥,逐渐与大自然之气相合,借此强化人体之气,增强人体之气的通透能力。《内经·素问》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重来”。意守是为了达到虚静的目的,是指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平静状态,虚静则不为物欲所蔽,恬淡以养神,虚无以养志。时时做到以一念带万念,进入神入气中,气包神外,天地与我相应,万物与我为一的身心境界。保持形正体松、中和之气,意静神宁的形、气、神的稳态。并把这种稳态,守中致和的心性带入日常生活中,从生活中进一步修炼自己,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形、气服从于神”的“松空”的境界。

 

四、结束语

健身气功是形、气、神“三调合一”的运动,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健身气功层次教学明确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以及达到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松”贯穿于各个层次,掌握好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熟练运用“松”的方法,掌握初级层次的“松柔”、中级层次的“松沉”和高级层次的“松空”,更好的实现健身气功“三调合一”、“天人合一”的状态和境界。有利于研究探索实现各层次的教学重点和家学目标,促进健身气功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练者自身技能、功力和修为的提升。


Image
中国健身气功协会版权所有  北京乾正隆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技术支持
备案:京ICP备15005814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7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