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健身气功国家级裁判员轮训班(第二期)在京举行
编辑:2025-04-08 00:00:00
4月8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办,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承办的2025年健身气功国家级裁判员轮训班(第二期)在北京顺利开班。本次轮训班聚焦裁判队伍建设,旨在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展演健身气功项目选拔高水平执裁人才,同时为全国性赛事储备专业力量。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副主任、纪委书记陈学兵,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张锐铧,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国内发展部主任郭莉萍出席开班仪式,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国内发展部副主任窦喆主持。来自全国19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三所体育院校的96名国家级裁判员参加本次培训。
开班仪式上,陈学兵强调了健身气功裁判工作的重要意义。他表示,裁判工作是保证体育赛事公平公正的“生命线”,是推动健身气功项目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健身气功作为我国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连续三届被列入全运会群众展演项目,这既是对项目推广成果的认可,也是对竞赛活动公平、公正举办的肯定。他希望学员们深刻认识裁判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觉悟、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优良的作风养成,圆满完成轮训任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更好地为健身气功项目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张锐铧对轮训班开班表示祝贺,对全体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北京体育大学承担体育系统干部、教练员及高层次人才培训任务,始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将全力保障本次培训。希望大家关注学校改革,积极建言献策,共谋北体发展。
下午,气功中心还组织部分参训人员召开座谈会,就构建更高水平的裁判团队、推动健身气功高质量发展等热门议题进行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在总局气功中心的引领下,健身气功项目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推广成果。裁判员作为赛事的核心力量,必须在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职业操守上做到全面过硬。同时还围绕提升执裁水平、加强裁判队伍管理、推进健身气功项目破圈发展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
“作为一名健身气功国家级裁判员,我深刻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这次轮训不仅是一次业务提升的机会,更是一次思想淬炼的过程。”来自贵州的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时表示,“我们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为健身气功项目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轮训为期三天,由成都体育学院教授王明建、清华大学教授王玉林、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王晓军、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杨慧和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曾凡文组成的教师团队将为学员进行全方位业务指导。